乐斯教育

乐斯精彩,正在发生

如何引导孩子聆听音乐

从出生开始就学习音乐,对孩子一生的影响会很大。有人认为音乐是少数孩子的天赋,只有拥有了这种天赋,才可以学习音乐。像音乐大师课、新生代等电视屏幕上的孩子,在我们身边貌似是很少见的。很多家长会认为那些孩子是有天赋的,所以适合学音乐。但尽管如此,家长的内心其实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去接触音乐的。

1、学音乐最重要是培养听力

孩子的听力培养主要是在0到6岁这个年龄段,孩子大概在10个月时才初步开始建立有意识的听觉,开始可以有意识地辨别男生和女生,老人的声音和爸爸妈妈的声音。0到6岁是孩子听力最敏感时期,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试着让孩子听和学习音乐。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

2、如何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

按照均匀的节奏,稳定地拍打孩子的身体,同时帮助孩子听音乐这种方法非常有用。因为在孩子学音乐的过程中,节奏节拍是最重要的。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所以让孩子从小建立起节奏感非常重要。这种节奏感会影响孩子生活中做事和讲话的方式。其实就是通过音乐让孩子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仅仅培养音乐这一种能力。

3、旋律对学音乐来说至关重要

唱歌跟旋律的区别是唱歌是有歌词的,乐器演奏的很多旋律是没有歌词的。孩子在学习歌词的同时就学习到了文字,就识字了。歌词会让孩子学习到文字的魅力,这些都会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得以培养。家长可以尝试着去给孩子听莫扎特的音乐,节奏非常的鲜明,音色和律动非常适合孩子。

4、听音乐,带孩子一起去想象

想象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经历和背景有关,可能孩子想到的是一只小狗和小猫一起做游戏或者想到了和幼儿园的同学发生小矛盾时的争吵。家长不要给孩子暗示,让他自己随意地想象。标题性音乐是名字比较有吸引力的音乐。一种方式是告诉孩子音乐名字,让他自己去随意想象。另外一种方式是不给孩子名字,只让他听音乐,听完之后让孩子发散他的想象,鼓励他自己讲一段故事或者描述一个画面等。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5、给孩子听真乐器的好音乐

听的媒介对象是声音,声音又是大千世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声音无处不在,所以说音乐也是以声音为物质材料构成的艺术,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需要准确的音高和良好音质的有机结合。因此,我建议给孩子选择的音乐在音质上要有要求,很多玩具的电子音乐可能不是用真乐器录制的,在音响的声音上就不是很准确,家长要给孩子听真乐器的声音,比如钢琴的音色、弦乐、小提琴、大提琴等就是真乐器的声音。当孩子稍大一点的时候,借助动画让他听声音,把音乐变成动画辅助让孩子去听,同时尽量保证比较安静的独立空间,通过动画的方式让孩子听一些比较生涩难懂的音乐。

6、无相关知识的家长如何给予指导

如:可以在车里放一些音乐,每当接孩子的时候,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一边聊一聊听的东西,那个音乐父母可能也不懂到底是谁写的,什么风格,但是通过音乐想故事,引导孩子一起去想象就可以了,并不一定对父母自身的要求非常高。

7、从听和模仿开始,保留孩子本身的音色

从听和模仿开始的,当孩子在听和播放的过程中锻炼出了技术,之后他自己可以随意发挥,可以靠自己的理解去创造音乐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最开始都是从听和模仿开始。孩子五岁多以后才比较适合学乐器和唱歌。所有的孩子学唱歌都应该保留他本身的音色,其实他学的是乐感、节奏和音准,他只要通过旋律和歌词的变化去表达自己音乐的情感就好了,不一定非要唱出民族或是美声,孩子应该自由地去唱。

其实歌的技术表达和乐器一样,技术的表达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去使自己愉快,孩子学习的是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音乐和怎样去理解音乐,而不是技术能达到何种程度,如果把注意力一直关注在技术上,孩子一定会失去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