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斯教育

乐斯精彩,正在发生

各个年龄段的孩子该如何管教?(6~7岁)

6岁:模范生or小恶霸

突出表现:

在说6岁娃之前,有必要迅速浏览一下5岁娃,5岁娃,是孩子也是父母最快乐的时光。他喜悅、友善、宽容,喜欢顺从家长。而且,妈妈是他世界的中心,让妈妈快乐,就是他的快乐。

美好的黄金年华5岁之后,就进入暴风骤雨的叛逆期了,这个叛逆期的特点,就是孩子是极端的、两极化的。他有本事在转瞬间讨厌刚才还喜欢的事情。而且,他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妈妈,而是他自己。他希望按事事处处按自己的意愿,因此对父母常常“抗旨不遵”,“我不要那样!我就要这样!”。

6岁娃同时在两个极端游走。他可以在学校里做一个模范生,回家里当一个小恶霸。也因为他的两极化,把笔画或数字反写是很常见的6岁现象。他什么事都争强好胜,难以忍受任何失败。他顽固、自负、 蛮不讲理。其实,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建立和增强他自己的安全感。因为,他在处于很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不光情感上他特别容易受到伤害,他的身体发肤好像都格外对疼痛敏感。

给6岁女孩子梳小辫儿很可能让孩子疼的哇哇叫。6岁的男孩,摔一跤可能哭得让你诧异他怎么比过去娇气了好多。

噩梦也因此给6岁娃带来很大的困扰。最大的问题是他与妈妈的关系也游走于两极之间。他既深深地依赖妈妈,又同时尝试要自己站起来,心理上希望他不用依赖任何人。因为没有足够的安全感,他在感情上有极大的需求,非常需要妈妈不断保证爱他,却又一不如意就拿妈妈做出气筒,专门和妈妈作对。其实,他越是得不到赞美的时候,越有被称赞的欲望,受挫感就越强。

6岁娃很愿意在老师面前做个好学生,自觉以老师的话为圣旨,甚至老师越严格他越有安全感。哪怕一天的课下来他身心疲意,也很少对老师有所发泄。他会回家去好好“整整”他的妈妈。

因为心理冲突,孩子的健康状况也会走入低谷。他很可能抱怨胳膊疼、腿疼, 肚子痛、脖子酸什么的。而且他的黏膜组织在这个阶段很容易感染,鼻子、耳朵、眼睛、喉咙,他也很容易感到疲倦。

还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显得笨手笨脚的,时常跌倒、碰伤;而孩子对这些伤痛也似乎特别敏感,拔下手指尖上的一个小刺都会疼得孩子哇哇叫,简直就像是特别娇气似的。因此,6岁娃的家里最好备上常用的消炎止痛药,父母对孩子的健康状况要多关注些,多呵护些。还有,如果发现孩子紧张(咬指甲之类),我们最好想办法再降低那孩子的要求,以缓解孩子的情绪。至于餐桌不像样、衣服随地乱扔之类的事情,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多些宽容吧。

这里!重点!

6岁娃,对“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的分别还不是很清楚,因此顺手拿走别人的、他喜欢的东西,是惯常现象!

还有,孩子并不总说真话。比如,他会一口否认是他打碎了你心爱的花瓶,明明花瓶的碎片还躺在他的脚边。这时,如果你问他,“花瓶放得那么高,你是怎么够得着的?“他又会详细介绍他如何搬椅子的本事。

7岁:孤独与退却

突出表现:

尽管他也有快乐的、生气勃勃的时刻,他不再像6岁时那样和你顶嘴,却也不那么喜欢与人交往,而更喜欢自己独处。他往往记性不佳,容易分心,工作起来磨磨蹭蹭。对帮忙做家务不感兴趣。别人要他做什么事时,他往往老半天不回答,也不行动。他生活在自己的秘密花园里,哪怕他瞪大眼睛看着你说话,都并没有注意到你说的是什么,他可以对外界充耳不闻。他的生活充满了感伤的基调。他会觉得别人不喜欢他,有意找他麻烦,甚至幻想他不是父母的亲生孩子,所以家里人才会虐待他。父母除了需要表达理解外,不必将7岁娃抱怨家人亏待他看得太重。

管教方法:

1 、因为7岁娃闷而且慢,父母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时,提前预报、指示明确、 一再提醒、和耐心等待是很必要的。赞美对6岁和8岁的孩子都很有效,但对6岁和8岁的孩子效果甚微。耐心更重要,请注意这一点。

2、如果孩子回来告诉你,同学老师如何讨厌他、瞧不起他,你可以简单地当“录放机”:“哦,你觉得同学们讨厌你了。”也可试试追问一句,“是怎么回事呢?”表达你的倾听与关注。共情式的讨论是最有帮助的。不过,过度的说法,比如“老师是个小气鬼”。因为,“你不能否定孩子的知觉,你应该接受他们的感觉,然后引导他们转向积极健康的一面”。

3、假如你有非常简单的家务要孩子帮忙,他却埋怨你“你总是叫我做这做那”,你可以这么回答:“哦,这些似乎是你份内的工作,我们是不是能计划一下,以便做起来得心应手一些”。

4、孩子对你充耳不闻时,你需要前确认一下他是否注意到了你在说什么,“你听见妈妈说什么了吗?”

5、如果你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项规则,那么请你一定坚持做到,而不是一遍又一遍地威胁而不见行动。那样等于培养你的7岁娃把你的话当耳边风。因为7岁娃的心思总是在他自己的世界里,因此你会觉得你的娃反应很慢,很磨磨蹭蹭。这会很考验我们的耐心。也很需要我们有充分的耐心,发脾气啦,教训啦,都不会见效。因为,并不因为你脾气足够大,孩子就能从7岁年龄的特点里面跳出来,这很违反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呢,孩子要7岁了的妈妈们注意了,你最需要具备的第一条黄金律是“耐心”。你首先需要先需要确认你的7岁娃的确接受到了你的信息,“去把垃圾倒了”。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完了请他重复一下。然后,你醒他,再提醒他、再再提醒他。千万别光火。假如你实在没有耐心,那就自己想吧。

妈妈请牢记的第2条黄金律,是“想得开“。这是针对孩子什么都往坏的那方面想象的特殊心理和行为。假如你家娃以为你想毒死他,算了吧,你一笑了之,别跟他上火:“你说什么?!你老妈我要毒死你?!你觉得我很后妈吗?!你太伤我的心了!”云云。假如你的孩子控诉他的朋友怎么欺负他了,他的老师怎么专门挑他的不是了,他的腿怎么疼得肯定得了什么了不得的病了,之类之类,你当然不必很当真地去找朋友家长、找老师、找医生,去说个明白。

还有呢,他和朋友相处时,不那么在乎输赢了,不那么赖皮了 ,不那么容易一怒而发冲冠了。假如有了冲突,他更容易采取的行为是“我惹不起你躲不起你啊”地退到一边去。因此打架或是非肯定少了很多。对了,最让我在意的,是据说,7岁娃很在意上学不迟到,作业及时完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收到自己的地方。

不过呢,假如孩子太担心上学会不会迟到之类的,你需要帮助孩子减轻他的心理压力,舒缓他的焦虑。比如和他一起记录和计算时间,让他确信只要闹钟在几点响,他就肯定有充足的时间穿衣服吃饭。你还可以头天晚上和他一起把早上要穿的衣服收拾好,书包收拾好,让他放心,大约最让妈妈苦恼的,是据说7岁娃有追求完美情节,表现之一是他们写作业时会反复擦啊擦啊,一点不满意就擦掉重来。

到了7岁半,也可能走过了 “擦擦情结”,对了,这时他们的字迹会小很多,因为,孩子从这时候开始,懂得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他了。准确地说,他开始很在意老师怎么看,开始有心想做老师满意的好学生。所以,他在意上学不迟到、作业要写好了。而且,他的心智成熟到需要自己的空间的时候了。这就是他喜欢把自己的东西收到自己的地方的原因。如果能够,这时的孩子需要自己的桌子、自己的抽屉、自己的床了。读书如此,在外面淘气也如此,不累到他忽然精疲力尽,他不知道自己停的。因此,你也需要关注孩子不要跑啊跳啊的一直到他最后“脱力”,而是早写让孩子停下来,换个活动。

7岁凡事往坏处假想的原因,其实也是因为他很在意别人,(尤其是你),对他的评价,担心别人或者你)看不起他、讨厌他。因此,当你的孩子用一些很负面的话语 “对付”你时,比如“你怎么老是叫我做这做那的”、“你总是嫌我不好”时,你最好不要和他分辨,“我哪里给你很多事情做了?”、“我没有总是嫌你不好的意思“。不是有个俗语叫“越抹越黑“嘛。

7岁娃的身体状况比6岁时好很多,不太那么容易生病了。吃饭也规矩多了。睡觉呢,则两极分化。一些孩子一沾枕头就呼呼大睡,另一部分孩子能床上“烙饼”似的折腾一个多小时。梦少了很多,孩子睡得很踏实。不过,不少孩子忽然变“娇气”了:怕黑,或者幻想,而且很容易往坏处假想?因此,他会把一件衣服的影子想象成一个坏蛋或者鬼怪藏在那里。这时你当然不能饥笑他“你怎么比你小时候还胆小呢”。相反,你应该给予更多的体谅, 比如已经分床了的,入睡前陪陪孩子,或者给孩子留盏灯。因为7岁娃往往沉浸在自己内心世界中,他很容易“忘事”啦,耐心些,宽容些。还有,因为7岁娃追求完美的倾向,他的创造力可能因为追求完美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这期间的孩子向你展示“艺术大作“的频率会低很多。另一方面,恰是因为他的追求完美的倾向,这时的孩子比6岁时容易“受教”多了 。

他会乐于接你的指教、 批评,从头再来一遍,而不再像6岁时那么容易生气、没有肚量了,虽然道德观念的建立要到8岁才开始形成,但7岁娃已经开始出现建立道德感的萌芽。他开始在意不能去拿别人的东西(虽然偶尔他也还是会拿);不能说谎、骗人,做错了什么不去抵赖、推委而且他会很有原则,恪守无误。他也很在意公平,因此他常埋怨的一句话往往是“这不公平”。

文章来源于网络